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章

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泽(2/2)

部兵力布放在了大泽一线,岂不是有可能让吐蕃人平白捡了便宜。

见吐蕃人这次行军的路数与上次乞力罗赞猛攻姚州有很大不同,荀冉已经断定吐蕃军中有高人指点。

军师这种东西作用虽然不似后世演义中那么夸大,却又是不容小视的。

相同的兵力,不同的行军路线,其最终的结果会完全不同。

从这次吐蕃的反应来看,恐怕三丈原那里也不可能轻易应付了。

荀冉只希望孙五能够随机应变一些,不然很可能让吐蕃军中这个隐藏的高人钻了空子去。

兵者诡道也,只是荀冉不曾想到竟然会被吐蕃人在这个时候摆了一道!

在距离野狐谷不远处的大泽,五千名唐兵由刘德统领,分驻五个河口。

大泽深处便是芦苇荡,芦苇天然的把这片池沼分成了几片。

虽然其中河道纵横,河口众多,但沙洲分割开的主要河口也就是五个。

唐军埋伏在这五个河口两侧,若是有吐蕃溃军来到,便可以一举将其歼灭。

为了确保万无一失,刘德命所有军卒用芦苇掩饰身上甲胄,并尽量匍匐在芦苇丛中,未得将令不得发出任何异响。

严苛的军令换来的是整齐的军容,整只军队在大泽芦苇荡中趴了半天,都没有一句怨言。

便在这时,距离刘德不远处的一处河道弯角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声。

匍匐在芦苇丛中的唐军纷纷屏住了呼吸,一些年纪轻的娃娃兵甚至抽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弩机,手指已经扣在了扳机上。

手弩的射程比弓箭要远,但每支弩箭都极为珍贵,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。

带到船头转过河口,众人方是松了一口气。

“是荀将军和王副将!”

一名芦苇丛中趴着的军将低声道,刘德顺着望过去见果真是荀冉着实有些惊讶。

“这是为何?”

荀冉和王勇封此时不应该率军驻扎在野狐谷,等待吐蕃人的主力抵达吗?怎么他们也坐船进了大泽?难道他们在野狐谷败给了吐蕃人,逃到了这里?

不可能,荀将军勇冠三军,足智多谋。有他在一旁指挥,吐蕃人便是玩出花来也不可能取胜。何况野狐谷易守难攻,荀将军怎么可能让他们冲过来?

想到这里,刘德稍稍安心了一些

(未完待续。)
本章已完成!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