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四百六十章 专门针对自己(2/3)

经费暂时由调研人自己垫付或找单位解决。当然我只是说垫付,不会让个人出这笔钱的。”

赵玉芬“哼”笑了一声,没有说话,但那意思很明显:让干活又不给解决经费,谁给你干?

“另外,大家也反应我们的调研工作流于形式,所选课题没有针对性,为此,下半年的工作由自己选题、自己联系相关行业或部门。”说到这里,刘大智笑了笑,“当然了,刚才说的垫付和自己选题有些苛刻,但也是客观条件使然,没有办法。尤其是选题工作,对于没有县委工作经验的新同志来说,要更难。为照顾这样的同志,决定下半年的任务考核,采用集体方式,既不光考核个人的调研成绩,同时四人的集体成绩与个人也挂钩。个体和集体成绩参照一定的比重,会一并记入个人档案,做为对个人工资调级、职务升迁的一个参照。说说吧,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?”

听到这些,三位老同志先是一副事不关已的神情,紧接着都把目光投向楚天齐。楚天齐听完刘大智的话,先是一楞,然后马上明白了刘大智的真正目的,及至看到众人投来的目光,更加确认了自己的判断。

刘大智的话,看似讲的冠冕堂皇,他自己还冠以照顾新同志的名头,其实在场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。大家都知道,刘大智看似面向全体在说,其实就是专门针对楚天齐设置的苛刻条件。

刘大智讲“调研成绩和工资调级、职务升迁挂钩”,这句话只对楚天齐有效。因为楚天齐还年轻,以后的路还很长,在现在的岗位上干多长时间还不得而知。而那三位再有一、两年就要退休,刘大智讲的对他们没有任何威胁,他们也不乞望能升职或调资,只要是和同样的人享受同等的待遇就行了。

既然调研工作对三位老同志没有威胁,那么他们就完全不用去管调研成绩的好坏,但楚天齐却不能像他们一样不再乎。所以,刘大智就是在以一种能摆上台面的说法,专门针对楚天齐了。

刘大智做的更绝的是,以“照顾新同志”为名,把四个人捆绑到一起。正常情况下,那三个人根本不需要上心调研的事,那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任务都压到了楚天齐身上。这是刘大智用阴招玩出的一个阳谋,如果楚天齐提出反对意见的话,势毕会引起三位老同志的反感。如果他不反对的话,那就只能四人任务一肩挑,累个半死也未必完成,这就是一记“两头堵”的招式。

众人都明白刘大智的目的,知道他是提前设计好的,也许前面曾被楚天齐抓住破绽的情节,本身就是他今天整个计划设计好的一环。众人不禁为刘大智的阴险,倒吸了一口凉气,同时也想看看楚天齐如何应对。

刘大智觉得抻的差不多了,便再次问道:“谁有不同的意见,或有更好的建议,不妨提出来。”

自是没人言声,那三位就等着开完会,回去打麻将或哄孙子去呢。

楚天齐想了想,也没有说,因为刚才自己已经说过没有思路了,如果现在再说的话,那不是要自己食言吗?再说了,如果自己说出反对意见的话,也势必引起那三人的反感。

“楚天齐同志,你没有什么意见吗?”刘大智直接名了。

楚天齐一笑:“暂时没有。”同时心中暗道:你问到我头上,那就不怨我了。

“说话别磨磨叽叽的,没有就是没有,少说什么‘暂时’,给自己留后路。”刘大智申斥道。

“对,对,刘科长你说的对。”楚天齐附合着刘大智的说法,然后话题一转,“刘科长,你认为我的水平和三位老领导相比,如何?”

众人都是一楞,没想到楚天齐会有此一问。

刘大智也没想到楚天齐会这么问话,不过他微微一笑,反问道:“你说呢?”

“自愧不如。三位老领导,多年来都是所在单位的领导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