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

第七十四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(十二)(1/2)

胡舟又有些事情找到金钱帮,准确的说,是找到杨铁心。

在城门口面摊吃面时,杨铁心真的怀疑是不是老板辣子放多了,不然清凉夜晚一碗面为何吃的汗流浃背。

杨铁心很想说一句,能不能当我今晚没来过?

没办法啊,胡舟让他找一艘船。

船是小事,以杨帮主的财力,只要时间足够,他找人即曰打造一艘出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。他没到要心疼这点银子的地步。

可胡舟说了,要他在船舱夹带违禁品。一点点就够,会判入狱但不至丢了性命的份量。

杨铁心不知他凭什么在这样隔墙有耳的地方,把这番话说的如此风轻云淡?

只是一瞬间的出神,杨铁心已经收回思绪,不收没办法啊,这件事太重要了。已经远超找具尸体的那回。到了现在,杨铁心也从未问过,那具尸体做什么用了。

对于用什么船胡舟没有要求,哪怕是艘渔船,能载人能放东西就行。

面条吃完之前,胡舟与他说了具体行事的细节,杨铁心越听越是心凉。就如他没吃几口,却越放越凉的面汤。

“不合胃口?”胡舟自然知他为何胃口不好,但依旧这么问了。这是与徐成一同吃面,只能被掌握节奏的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。这样的感受,胡舟起码不排斥。

杨铁心尴尬笑笑,却是没有说话。

胡舟其实有时候会生出些担心,二人若真成了翁婿关系,又该如何自处。然后在吃面的时候,他想通了。如果一碗面不能解决的问题,那就两碗。

结账的时候,掌柜只肯收一碗的钱,并且明确告诉杨铁心,以后别再来了。显是将他列入了黑名单。

郁闷不已,当着胡舟面不敢发作的杨铁心,有仇从不隔夜,打算稍后便命人砸了这处面摊的念头,也因为胡舟的一句而偃旗息鼓。

胡舟对他说,徐城牧很喜欢来这里吃面。

分道扬镳之前,胡舟递给他一本书,说道:“实在不好拿捏不好违禁物品的尺度,就多找几本这样的书吧。”

杨铁心在他身后,拿着一本书名为《名门之女与佛门高僧不得不说的二三事》的**,久久无言。

******

明镜司九房收到一封举报信。

是实名举报。

这是明镜司监察百官百姓,另辟蹊径的一条消息渠道。否则光靠府中司役暗中监察,自然力有不逮。通常这样的举报都以匿名为主,初时会有人以此发泄私愤,经历明镜司几次的杀鸡儆猴,虽不能完全消除,但消息的可靠程度已经大有攀升。

而现在这封,是一封实名举报,可见举报人对实施恶行之人的敌视,到了水火不容,不怕事后针对的地步。

所以九房的主事掌事、包括司役都大致推断,这个住在白牛大井头村的沈远,很可能是礼部沈侍郎的亲戚。

否则他何必举报金钱帮倒卖**之事。

那是一本九房司役,在茶余饭后如果没看过,也会聊到过的,类似关于沈媚的人物传记,只是内容偏香艳大多只可意会。然后一笑了之,许多人该都是这样的心态。

那么盯着不放的,是沈府之人的可能性巨大。是以郭主事心底虽不愿理会,还是派了司役跟进。

虽分着先后顺序,但所有人吃的却没有太多差别,包括正在掌舵的水手,当然也有出门在外的官宦姐弟无法讲究的因素在。

沈媚带的随行人员不多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船并不大。船舱更是狭窄。小到一分为二,每一间只能放置一张小床,便只剩能容一人行走的地方。

婢女自然是挤在一间的,另一间留给沈媚,反正不过一夜,登船时沈克已说过,他和两名随行的护卫坐着熬一夜好了,不碍事。值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   存书签 下一页